导读:2008年以前,在乡镇开一个服装店很是赚钱;2008年~2011年,虽然生意没有以前好,但也还是有盼头的;2011年以后,我父亲就开始另谋工作,独留母亲一人在老家经营。我家服装店的发展,算是电商对零售实体店影响的缩影。在这种环境下,为了生存甚至发展,我和我母亲做了很多的尝试,结果收益还蛮可观,今天做一个分享。当然如果你是品牌店或者批发商,请绕道,我这里只针对夫妻小店模式。
我父母结婚以后,就在乡里面开了服装店,那个时候还都是自己进布匹回来,加工定做的模式。除了服装定做,还定制锦旗、 窗帘等。因着父亲和母亲的人缘还不错,承接了很多政府机构的窗帘、 锦旗,以及乡里面的羽绒服定做,家里生意很好,一度我母亲手下带了很多学裁缝的小姑娘。
后来渐渐的,服装批发市场发展起来,不需要再自己做衣服,直接去货场拿货。那个时候进回来什么,就卖什么,乡亲们也就买什么,虽说商品会积压,但是来年还是可以继续卖。那个时候街道上的人口很多,乡里会分“冷集”和“热集”,“热集”大家会成群结队的出来采购。记忆中,一年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腊月份,那几个月忙的是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。我外婆、外公、舅舅都会来帮忙,舅舅就拿着椅子站在门口,看看谁没有付款,连我都需要去忙帮别人试衣服。
靠着努力,我们从最开始的一间小破房,置换了两间的小平房,最后置换了三间的楼房。随着电商的发展,物流也开始深入农村,农民工外出务工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,逐渐生意开始衰败。以前靠着一个铺子,可以养活一家人,并且能够供出两个大学生,后来那个铺子连我母亲自己的开销都难以维持了。已经做了一辈子的事业,再加上年龄也大了,所以只能继续做下去。曾经有一度,每日毛利润只有50元左右,为此我和我母亲想了很多的办法,来让店铺盈利。
乡镇服装业的困境
- 1、客源少
每年正月初七到正月十六,有大批外出的人,而且这一部分的人都是购买的主力。随着他们大量的涌入城市,农村留守的就只剩下这几类人:留守的老人、儿童、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或者爸爸。其实从腊月可以看出来,只要是有人流和客源,东西还是卖的出去的。生意不好,最主要的就是客源少。
- 2、电商的冲击
那些留守的全职妈妈或者是爸爸,很多喜欢在网上购物,一是网上种类多、产品齐全,他们可以选择更加便宜的商品。对于初中的小孩来说,他们开始追求一些个性化的商品,不喜欢和别人穿一样的衣服,也有很多的小孩开始追求名牌,所以这一部分的人群有限选择电商,除非是商品真的很合他们的心意。
- 3、物流深入农村
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,电商虽然有发展,但是对农村的服装零售冲击不大,因为寄快递取快递相当的不方便,后来实现了最后一公里,电商真的是在农村有了质的突破,物流和电商相辅相成,零售业越来约难做。
- 4、消费观念变化
腊月份的销量和利润最高,但是近些年来,大家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我们以前小时候,最喜欢过年,因为过年除了有好吃的好玩的,还有一个原因的那就是过年有新衣服。农村的习俗就是,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去拜年,不像现在,随时可以买衣服,所以过年不再追求新衣服。
困境中的生存法则
- 农村服装零售借助电商是否可行?
有很多人说,为何不借助电商等平台,也开始网上销售?农村的零售服装行业和其他的产品不一样,像我们这种夫妻小店并不适合借助电商平台来发展。现在国家主推“电商+农产品”模式,很多的县长都开始直播带货,这种模式有政策、政府、平台三方面的支持,自营的农场或者果园能保证销量基本还是有利润的。甚至也有提出新零售的概念,但是只要物流这一块没解决,发展的都很难。
一是货源问题。零售业不比批发,我们拿到的商品都已经是转手几道的商品,我们从批发商拿货,批发商在其他的批发商或者工厂拿货,中间的差价已经让零售实体店失去了价格的优势。二是成本问题。电商依托于物流,农村的物流模式一般是会先送去镇或者市里面进行集中的分销,可能一个衣服寄出去需要花费12元的物流成本,商家承担我们注定亏顺,用户承担除非你商品价格确实低,再加上现在大部分都是包邮产品。运输的途中如果是先分销到镇或者市区,从时间上来说可能会晚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。
- 那么零售服装实体店如何生存?
- 吸引现存的客户
首先,转变店铺的布局,不能只售服装。服装不是生活必需品,可有可无,如果不是有需求,人们上街很少直接就奔着服装店去的。因此连带的售卖其他的东西,可以增加人流量,流量大了才有可能选购。我们家除了衣服,还搭售了蜂蜜、内衣、床上用品等,最主要的经营了快递。
其次,要注重物品的摆放。比如把取快递放置在最里面,这样人来人往取快递都需要穿过衣服区,然后再把销量好的衣物放置在核心区域。经过总结,核心区域放置中年女士的衣物,购买率是最高的。
- 促进成交率
首先,样式为王。这需要经营者的经验,乡镇消费者并不追求个性化,反而喜欢和别人穿一样的,找准这样的爆款样式。比如对于55-60岁的老人,春季的衣服一定要有领子,以老红、老绿色、酱色等为主。再比如,对于初中生,帆布鞋要简约型的。这都是需要经营者按照消费的习惯总结。
其次,产品的流通率要高。比如发现了一件衣服是爆款,一定要乘胜追击在赶一批货回来,最多三次,再多可能货就积压了,以两次为最佳。发现一个商品在一周之内无人问津,主动推销以后还是没有销量,果断拿去退货,不要想着可能再等等。
- 维系关系
农村做生意,一定要知道一个概念,即“熟人经济”。因此不要吝啬那些你的那些存货,可以送给一些家里面比较贫困的孩子。很多人有一个概念说,即使是扔掉也不要送人,农村不适用这样的法则。贫困的孩子,本来就是没有购买需求的人,衣服送他一方面清理了库存,一方面留住了好口碑。镇上的人每次提起我妈妈就说是个热心肠的人,有时候有些客户走错了商铺,或者是外来的人想要买衣服但是找不到地方,都会有其他人把生意带到我家。举个例子,当初我们乡里来了一批铁路工人,需要购买床上用品,一个给他们做饭的阿姨直接把人领到我们家。后来他们在乡镇三年,衣物基本都是在我们家购买的。
生存中如何谋求发展
农村留守的人群就是这么多,很多的老人和小孩其实没有消费能力,真正有消费能力的是外出打工的爸爸和妈妈,那么如何刺激外出打工的那一部分人的消费?
当然不是说让他们在我们的店铺里面购买他们自己的衣服,很少有这种情况的,只能说刺激他们为父母和孩子购买的欲望。
服务情感化还是实体店更占优势。人,是情感动物,线上的是产品与价格,线下实体讲究的是服务与情感,互动性强,留客率也高于线上,这是零售实体店不可比拟的优势,学会利用这样的优势。
我们观察过一段时间,有这样的一种现象:经常有老人拿着衣服过来,让我们放在店铺帮忙售卖。这些都是外出的儿女给他们或者是给小孩买的衣服,往往这样的衣服老人和小孩不喜欢或者是穿不了。这样其实造成了买东西的人觉得委屈,收东西的人很心烦。其实对于外出打工的儿女,是真的喜欢在网上买好了寄过来么?老人是真的喜欢儿女的审美么?
于是,我们开始组建微信群,采取微商的模式,可以服务这一部分的人群,同时把本地的客户一起拉入群中管理。
- 微信群保持活跃
微商模式,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群的活跃度,不会太安静,也不会让人觉得厌烦。我母亲也很热衷于帮忙,比如谁家的鸡蛋想卖,谁想买,可以在群里帮忙联络。再比如,外出的人可能寄了东西给家里,我母亲在街上看见周边的人可以让别人忙帮带回去,不用老人再跑一趟。其实,农村的生意就是熟人经济,你来我往才能把人笼络住。
- 不定期的营销活动
清仓处理活动、周末活动、上新活动,群里一定是要给优惠的。比如上新的时候,除了每次购买都送袜子等小物品,还可以额外的送洗发水等样品,这些东西可能都是进货的老板送的,所以也没多少成本。
- 专题活动
针对父亲节、母亲节、儿童节等节日都可以做专题活动。以母亲节为例,前期我妈妈就在群里发了,母亲节要到了,准备去上点新货,还在群里分享了当时进货的一些片段以及他给我外婆拿衣服的片段,做预热。那天早上起来我就让我妈妈在群里发了,我祝她节日快乐的截图,以及在朋友圈发了她和我外婆的合照(穿着家里新上的衣服)。然后一步步的引导,那些思乡的儿女去购买。当然这一切都依靠经验,知道什么样子的衣服老人家会喜欢。
看到这里有些人肯定想说,拉微信群我们会,但是做这些宣传的图片不会操作。先声明,这些图片都是我50岁的母亲做,相信你们也可以。直接在一个白色背景的墙壁或者瓷砖上拍,然后在手机里面做后期的美化。网上有很多的抠图的软件,特别的方便,避免广告嫌疑,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直接在评论区询问。
标签:财经